今年,我县理顺县茶叶办与县茶科所的管理体制,保留县茶科所,实行一套人马、两块牌子,具体负责茶叶产业规划与发展的宏观指导、协调、管理等工作。这一举措使得我县茶叶行政资源和科技资源有效地整合,为更好地推动产业发展提供了保障。截至目前,我县今年上半年产茶已首次突破3000吨,产值达两亿元,茶产业各项工作正在紧张有序地推进。这主要归功与茶叶办与茶科所合并后的新班子“两整两优”做优产业的重要举措。
一整:整合资源强龙头 针对企业“弱、小、散”的现状,而新引进的龙头企业宁红集团、南洋茶叶等龙头企业资源不足的情况,整合后的茶叶班子一是加快企业重组兼并步伐。本着提高科技含量、提升产品品质、提升产业效益的原则,采取兼并收购、股份合作等形式,将一批有基地、有加工厂的规模企业整合给几家龙头企业。截至目前已完成了省级龙头企业江西大椿茶业与南洋公司,市级龙头企业东谷潭有机茶场和上杭十二坊茶场、大椿冰池茶场与宁红集团的整合与重组,从而使企业形成了更大规模效应,切实提高产业效益。二是强化龙头企业与茶农的联系与合作。整合后的茶叶机构充分发挥民间组织县茶叶协会和专业合作社的作用,通过他们积极的引导,完成了绝大部分零散茶农与龙头企业的鲜叶供销关系,并签订了鲜叶收购和基地管理双重协议,在确保基地管理质量的同时提升了茶农的种植效益,使得茶农种茶管茶的积极性空前高涨,据统计全县茶农因与龙头企业建立供求关系平均增收户均400元以上,有效地提升了鲜叶的采摘率。
二整:整合品牌拓市场 我县茶叶继续大力实施品牌整合战略,结合江西茶叶品牌整合思路,着力加强了以“修水宁红茶”、“ 修水双井绿茶”整合和推介力度,通过加大政策引导力度加快“宁红”和“双井绿”两大品牌的整合进程,完善了“母子”商标管理办法,并采取一系列措施做大做强这两大公共品牌。一是加强品牌管理,整合后的茶叶机构进一步强化了公共品牌“宁红”和“双井绿”的授权使用和管理,落实了“宁红”品牌的使用权主体单位,并牵头质监、工商等行政监管部门积极配合县茶叶协会进行行业监管,有效地提升了茶农茶企的利益和品牌的效益。二是加快了“宁红”、“双井绿”的标准制订进程,全面启动了两个标准制订工作,目前该项工作进展顺利。三是加大了“宁红”的品牌策划、营销和广告宣传力度,与宁红集团签订销售目标责任状,要求宁红集团在2013年销售额达到1亿元,同时必须拿出不少于销售额10%用于广告宣传、品牌和营销策划,为做大做强宁红品牌提供资金保障。四是进一步健全营销体系,规范经营行为,大力挖掘和拓展县内外市场,充分发挥我县在山东、广东、浙江、北京以及本省南昌、九江等地的近600余名茶叶经营人员的作用,着力支持了他们积极销售修水宁红和双井绿茶叶,有效地拓展了茶叶的销售空间,提升了产业效益和品牌知名度。
一优:做优项目增后劲 新班子充分认识到,修水茶产业的发展正处在一个爬坡过坎的关键时期,项目的引进和建设关乎着产业的健康发展,这也是他们这一时期的工作重点这一。半年来,该班子一是重点服务好了茶叶重大项目建设,对我县在建的亿元以上项目宁红茶文化园、江南国际茶城、南洋茶叶项目和大椿黑茶项目进行了全方位的保姆式跟踪服务,对在项目建设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及时解决,为项目如期竣工投产提供了保障,目前这些项目建设进展顺利,预计今年底前大部分项目可以全面完工,明年春茶全面投产。二是加大了茶叶与旅游的对接,重点对双井茶文化生态观光园和茶叶生态科技园项目建设和功能进一步完善,并在现有基础上积极引进茶文化传播、茶旅游相关项目入住“两园”,着力提升该园文化品位和利用价值,全力把双井茶文化生态观光园打造成集人文地理、茶文化、茶旅游、茶商贸为一体的现代化乡村旅游示范园,把茶叶科技生态园打造成为一个集研发、加工、交易、休闲等功能为一体的综合性园区。通过打造和推介,我县设置了多条茶业旅游线路,茶旅游已成为茶叶增收的又一重要途径。
二优:培优基地稳基础 茶园基地建设始终是茶叶工作的一个重点,也是我县茶叶产业发展基础。该班子一是继续按照品种良种化、栽培生态化、生产无公害化的要求,积极组织实施“万、千、百、十”工程(即万亩乡、千亩场、百亩以上基地、十亩以上专业户)。上半年,我们高标准完成了新扩8000亩茶园基地建设的扫尾工作。二是按照“以奖代补,结算到户,分段检查,验收兑现”的管理措施,进一步完善了县、乡、村共抓茶园新扩和茶园管理的模式,通过抓管理、奖补兑现及茶园效益逐渐显现,广大茶农种茶管茶的激情空前高涨。上半年高标准完成茶园管理12万余亩。